為林票地、林業碳匯、林下經濟特色產品等穿上“保險衣”
全國首例“共富林場立體式產業鏈保險”落地武平
11月6日,全國首例共富林場立體式產業鏈保險服務項目在“全國林改第一縣”龍巖市武平縣簽約落地。
該項目中,福建省武平縣天源國有林場有限公司獲得了中國人壽財險為其425畝林票地提供的近59萬元風險保障、為其6.7萬畝林業碳匯提供的100萬元風險保障、為其林下經濟特色產品提供的200萬元責任保障,以及伐木工人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天源國有林場是龍巖市級共富林場試點之一,經營區涉及武平縣全部17個鄉鎮(街道)。“項目簽約后,我們在農信社的林票質押率提升了90%,保險成了林權的‘信用放大器’!”武平縣天源國有林場有限公司經理鐘天明高興地說,項目創新的“林票質押+保險增信”模式,進一步破解林業融資瓶頸,“點綠成金”路子更寬。
同時,針對生態價值保障,該項目創新推出了碳匯保險,為6.7萬畝林業碳匯裝上“數字防護網”。“我們依托衛星遙感技術,對森林固碳能力實施全流程監測。”中國人壽財險福建省分公司黨委委員李江介紹,一旦林場因遭遇極端氣候、病蟲害等導致固碳能力減弱,將按預設指數自動觸發理賠。賠付資金專項用于碳匯林修復,為生態產品價值的實現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該項目還創設了“育苗—營林—采伐—碳匯—銷售”全產業鏈風險閉環覆蓋。在育苗階段,中國人壽財險福建省分公司聯合福建省林業科學研究院開展土壤監測與病蟲害預警;在營林階段,聚焦松材線蟲病等病害實施主動防控,全面覆蓋火災、風災等風險;為伐木工人配套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在銷售階段,探索靈芝茶等林下經濟特色產品的質量品質保險,為特色產品提供責任保障。
今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國家林草局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林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提出15條具體措施,發揮金融力量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武平縣積極響應,共富林場立體式產業鏈保險服務項目應運而生。
據武平縣林業局測算,通過“政策引導+市場運作+科技賦能”三方協同模式,該項目將助力當地林業產業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2025年共富林場建設目標完成后,林農人均涉林資產將增長20%以上,全縣林業總產值有望突破100億元。(記者 陳旻 通訊員 劉鋒 孫倩)

文件下載

閩公網安備:35000899002 